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车险车险
求解跨境支付双向难题
小财2024-01-28【车险】99658人已围观
现场拍摄
交易金额已达2019年同期155%
从机票到酒店,从购物到买票,旅游离不开消费,支付也是绕不过去的一环,如何让消费者“无障碍”的进行出入境旅游,成为支付平台的“课题”。
随着出入境旅游市场逐步复苏,跨境支付平台也焕发出新的活力。吴焕宇表示,2023年第三季度,万事达卡全球跨境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长超20%,交易金额也已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55%。这组数据反映出,不仅全球范围内消费韧性可观,跨境交易增长也颇为强劲。
针对出境游板块,吴焕宇谈道,中国与欧美等市场在支付习惯上存在差别。在疫情期间,全球支付产业数字化加速升级,中国以条码支付的形式进行了支付的数字化升级,成为全球支付数字化的领头羊。
吴焕宇还介绍,万事达卡在全球运营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部分市场都已经在疫情期间完成了向非接触式支付(“拍卡”)迁移。目前,在全球的万事达卡交易中,超过60%的交易是由“拍卡”形式完成的,包括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及地区,超过90%的卡片都支持非接触式支付。
现场拍摄
一线城市“拍卡”商户覆盖率不足三成
跨境支付既然是“双向”难题,那么这个题目既涵盖了“出境”,也涵盖了“入境”。
吴焕宇指出,许多入境人士不知道如何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在如今的中国,没有扫码支付的能力,就几乎意味着无法进行支付,部分境外来华人士的消费场景仍有提升空间。
从境外人士比较熟悉的“刷卡”、“拍卡”方式来看,根据2023年万事达卡重点商圈外卡(即国际支付银行卡)调研,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零售餐饮商户的外卡受理覆盖率不足四成,可以“拍卡”商户的覆盖率不足三成;此外,境外人士的刷卡消费主要集中在住宿,达到了近七成,在零售、餐饮和百货等商户,相关消费着实有待加强。
虽然困难犹存,但境外来华人士的支付环境在不断改善。吴焕宇表示,截至2023年底,境外来华人士使用万事达卡消费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七成左右,并且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未来,如果在相关重点商户覆盖等方面做深入聚焦,可以更好地拉动旅游相关消费增长,并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利好政策也在不断加持跨境支付业务。202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提高入境游客使用境外银行卡及各类电子支付方式便捷程度以及外币兑换便利性。不难看出,境外人士在华支付的便利度将进一步提升。
现场拍摄
境内商户数量是疫情前三倍有余
在吴焕宇看来,跨境支付“双向”难题其实就是支付的兼容性和消费者的习惯问题。
跨境支付难题同样需要各旅游企业的协作发力。2023年,万事达卡与携程集团、世界旅游联盟等多家商业伙伴、社会组织建立了深入合作,共同推动跨境旅业复苏,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针对入境支付便利化,吴焕宇表示,在大额刷卡领域,截至2023年三季度,中国境内万事达卡商户数量已是2019年四季度数量的三倍有余。同时,万事达卡还通过市场调研、受理测试、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以提升外卡收单覆盖。
在小额扫码方面,2023年二季度,万事达卡分别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推出了全新的“外卡内绑”服务,让外国的万事达卡持卡人可以把卡片绑定在支付宝或者微信钱包中,助力境外来华人士能够像中国消费者一样扫码支付。
随着入境利好政策的不断落地,越来越多的境外旅客会选择到中国旅游、进行商务往来,跨境支付亟待有效破局。
北京商报记者 吴其芸
下一篇:关键矿产护航能源绿色转型
相关文章
- 蒋劲夫家暴传闻致电视剧无法播出 A股上市公司起诉被驳回
- 台积电获华尔街分析师看好:估值低、前景好、AI需求强劲
- 保费齐涨!2023年五大上市险企共揽保费2.69万亿元,同比增长5.21%
- 央企科技50ETF(563050):拥抱数字经济新引擎 迎接人工智能大变革
- 砥砺奋进十一载 行稳致远谱新篇――北部湾保险成立11周年
- 国家发改委:加快推进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
- 苹果(AAPL.US)Vision Pro重磅发布前第一泼冷水:奈飞(NFLX.US)拒绝为其开发应用
- 再获认可!华大北斗荣登“2023Venture50”双榜单
- IMF重磅发声:加息对美国经济影响已经达75% 但市场降息押注太激进
- 韩国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