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领航领航

金地终止激励制度 房企跟投、股权激励、竞赛模式回响

查看 小财 的更多文章小财2023-09-19【领航】83893人已围观

在人才激励制度上,过去多年房企流行的“共担共享”机制同样经历了调整。

最新案例是在9月8日晚间,金地集团(600383)公告披露,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两项议案。其中,根据当前行业现状,董事会同意公司管理层放弃提取2022年度长期激励基金。

同时,金地集团董事会同意终止《长效激励制度管理办法》,并择机再行研究新的员工考核与激励模式。

这意味着,该公司针对高级管理人员建立并实施20余年的长期激励制度,将正式告一段落。

据观点新媒体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21年,金地提取的激励基金总额约达57.7亿元。

在熟悉金地的市场人士看来,终止激励制度是当下行业承压的一个反映。

除了金地,近年来包括万科在内的房企所推出包括员工持股、跟投等激励措施,都存在不同幅度的收紧。

当竞逐规模的盛夏逐渐远去,共享成果的喜悦被共担风险的忧虑取代,从业者们切身地感知到了冷意。

21年激励制度更迭

金地集团被誉为最早一批推动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计划的房企之一。

早在1994年,金地便开始实施员工持股,并委托工会行权,此后于2009年首次尝试股权激励制度。

在管理层的激励约束机制方面,金地于2001年(即上市首年)年报透露,基本的薪酬体系以外,公司正在准备建立长期激励制度,更进一步在制度上保证管理层为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做出中长期的努力。

至2002年,金地集团宣布拟采取“延期支付计划于股份增值权计划相结合”的模式,对中高级管理人员、分子公司经营者及有突出贡献的业务骨干实施长期激励制度。

按照当时制定的考核要求,金地具体以净资产收益率(ROE)达到“考核年度中国A股市场中按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属于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J01)的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与“银行同期贷款年利率”孰高者作为业绩目标。

长期激励基金的提取比例则按(净资产收益率-业绩目标)的数值设定三个档,0%-2%部分,按照该超过部分所对应净利润的30%提取激励基金;2%-4%部分,为40%;4%以上部分,按该超过部分所对应净利润的50%提取激励基金。

据观点新媒体不完全统计,在初始的2002年及2003年,金地集团应提取延期支付激励基金共计仅有不足2976万元;此后提取额度逐渐增加。除了2008年及2015年未查询到相关数据,至2021年度该公司累计提取长期激励基金约57.7亿元。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与之相对应的是盈利规模增长,2002-2021年间,金地归母净利润从1.38亿增至94.1亿,前后增长逾67倍;期间仅有2008年及2015年ROE低于10%,其余年份在10%到20%之间。

与如今令职业经理人感到挫败的环境不同,过去20余年房地产行业高速增长,实际上这些精英阶层也从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对于金地集团来说,转折点发生在2020年12月,即“三条红线”相关政策出台4个月后。

金地当时宣布对推行18年之久的长期激励制度进行修改,较为受人关注的在于:其一是业绩目标对标的公司名单调整,在A股上市房企的基础上增加港股上市房企,并按照净资产规模选取前一百名公司。

其二是提取上限的调整,其中(净资产收益率-业绩目标)的数值分别在2%以内,大于2%并不超过4%部分,超过4%股份时,该超过部分所对应净利润提取比例分别为20%、25%、30%,上限值被降低。此外,激励基金按3年分批兑付。

数据显示,长效激励制度调整后的2020年及2021年,金地各提取约6.89亿元。相较于2017-2019年平均每年7.74亿元额度出现明显缩减。

至于2022年,熟悉金地的市场人士对观点新媒体表示,去年不少房企出现利润下降或亏损的情况,从而导致ROE下降甚至转负。若按照金地的长期激励规则,该公司实际上达成了提取基金条件,因此本次是主动放弃之举。

观点新媒体从Wind获悉,2022年A股及H股净资产排名前100的房企,平均ROE约为-3.35%,同期金地集团录得ROE约9.53%。

上述市场人士认为,金地长期激励基金毕竟主要面向高级管理人员,在绩效奖金上做调降的表率,有利于稳定员工情绪,起到正面激励作用。

房企竞赛模式回响

在房地产的发展历程中,2020年大致可以成为过去十余年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的五六年属于行业高速增长阶段,尤其自2014年万科提出“事业合伙人”以来,以员工持股、项目跟投为主的激励制度被普遍运用,“共享共担”成为一种潮流。

比如碧桂园推出“成就共享”、“同心共享”,将一部分利润让渡给员工;金地2014年推出核心员工跟投方案,两年后也正式获得董事会通过。

曾有数据统计,前五十强房企有45家都推出了跟投制度,这些激励制度在行业景气时期,成为企业销售规模跃升的重要依仗。

2020年前后,房企在高地价及限价等因素限制下,逐渐面临着毛利率下滑压力,“三条红线”相关政策出台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2019年及2020年,万科、金地等房企先后对外表态,认为毛利率下降是长期趋势,公司将更努力维持ROE水平。

其中,凌克于2020年5月召开的金地集团年度股东会上表示,金地可以发展得更好一点,但不能硬性地比较销售规模,而要比较净资产收益率,看股东投入多少钱、回报率又是多少。

伴随着房地产开发从高收益转变为高风险,过往从激励制度中获益的职业经理人也被迫分摊风险,部分企业甚至存在跟投项目退出难的问题。房地产行业发展目标亦经历从规模到效益转变,房企开始更多地强调降本增效。

因而并不难理解,2020年底金地罕见地收紧了长期激励制度的提取规则。

2022年,金地录得归母净利润下跌35.09%至61.07亿元;ROE从15.69%左右降至9.53%,这也是继2008年、2015年之后,上市以来第三次ROE降至个位数。

最终,该公司选择终止长期激励制度。

与之相对应,万科于2021年、2022年分别对项目跟投制度进行更迭,包括对跟投人员、权益比例、资金来源等细则进行加码,并宣布取消特殊劣后机制的规定。按照总裁祝九胜2019年时的说法,前五十强房企有接近30家都出现跟投“跟不动”的情况,万科不是唯一一家。

合伙人制度层面万科同样受影响。年报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万科提取的经济利润奖金(EP)分别为17.4亿元、19.997亿元、19.05亿元;2021年公司净利润出现上市31年以来第三次下滑,万科仅提取经济利润奖金0.85亿元。

2022年,万科经济利润奖金录得-10.63亿元,根据经济利润奖金10%的计算比例,合伙人需返还1.06亿元。

房企激励措施的反噬作用由此可见一番。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观点指数整理

告别高增长时代后,房企的降本增效普遍表现为若干方面,包括精简架构,合并区域或部门实现人员优化,同时压缩日常经营支出。

比如2021年万科发出“节衣缩食”的倡议后,据观点新媒体了解,该公司开始提倡员工出差坐飞机时选择非高峰班次,以及入住旗下泊寓等。

财务数据层面也反映出,上述降本增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Wind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及一期,典型房企如保利、万科、碧桂园、龙湖等管理费率总体出现下降趋势。一般而言,管理费用是职工薪酬、折旧费用、办公费用等的财务体现。

另一项重要变化则或许是房企对于高管下沉一线表现出了较高重视度。

其中,万科于2022年中期业绩会上宣布,公司取消集团合伙人层级,每个人要下沉到前线干活。

熟悉金地的市场人士也对观点新媒体表示,金地同样推行了区域一把手下沉到前线的制度,重点抓销售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行业总体进入过紧日子的时期,一小部分国央企仍凭借资源与资金等优势在逆市占领市场。

以招商蛇口(001979)为例,2019年至2022年,该公司累计跟投项目从125个提升至331个,去年新增跟投项目33个创下四年新低,新增跟投本金9.44亿元却创新高。

但上述国央企仍是少数,对于大多数房企而言,它们感知到的更多是冷意与压力。

Tags: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 预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