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领航领航
许宁宁:中国与东盟应密切产业合作 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不稳定性
小财2023-10-03【领航】95842人已围观
【编者按】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无到有、由点及面。
十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容。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十年来,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与共建国家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合作领域越来越广,并帮助许多共建国家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经济体的贸易额增加4.1%,吸引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的GDP增加3.4%。
值此,澎湃财经特别推出《对话十年》系列专访,与著名学者、国际组织负责人、业界高管等共话“一带一路”为国际经贸、产业、全球治理带来的新思路、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倡议在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产业合作有哪些新机遇?如何进行产业互补、加强合作?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在近日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中,中国与东盟合作发挥了示范和表率作用。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主席许宁宁
许宁宁认为,产业合作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重中之重,应该作为实现中国-东盟经贸发展互利共赢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来积极落实。同时,这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商会、企业以及各有关方积极协调。此外,双方产业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应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自贸区大市场的成熟程度,通过制定产业合作的近中长期规划,来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快合作。
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有基础,且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澎湃新闻:十年来,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都达成并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共识,形成合作的原因有哪些?
许宁宁:“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之初,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邻近中国的东盟地区并不是所有国家一上来就全部积极参与,参与共建有个过程,东盟各国有个不同程度的了解、思考、观察、接触交流、商议、先期合作项目带动的过程。随着了解的增加、合作成果的获得,东盟国家相继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东盟及其成员国发展为全面实施“一带一路”合作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具备良好基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上千年结成的深厚交往关系的古丝绸之路,在现时代共商共建共享的共赢理念、日益上升的合作需求中焕发了活力。中国视东盟为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双方自1991年建立对话伙伴关系以来,合作不断快速发展,为双方共建“一带一路”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是中国阐明、践行倡议。自2015年3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阐明中国主张以来,中国领导人和政府不断进一步充实、丰富、践行共建“一带一路”的主张内含。东盟国家越来越意识到,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是实现发展、共同应对挑战的重要选择,可“近水楼台先得月”。
三是积极推进合作。东盟意识到“一带一路”与东盟共同体建设可相得益彰,双方在共商的基础上就互联互通、产能合作、自贸区升级相互开放市场等方面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并予以实施。
四是受益务实合作。近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创新与务实相结合,给东盟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这一点对推进合作尤显重要。近三年来,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带动了东盟国家基础设施改善、产业升级,带动了更多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双方金融领域合作保障了地区金融稳定;双方数字经济合作带来了创新发展;双方旅游合作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东盟旅游,东盟旅游经济发展得益;双方教育合作惠及了人才培训;双方文化合作丰富了民众生活和推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双方携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构建了健康丝绸之路;双方减贫合作惠及了民生。
五是凝聚发展需求。“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宗旨一致、理念相通。在此大背景下,东盟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更显顺势而为。
澎湃新闻:您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和东盟共建“一带一路”的表现?
许宁宁:近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与东盟共同体建设、东盟成员国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对接、融合,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中国与东盟及其成员国实施了越来越多的合作项目,惠及了地区发展。
中国和东盟2018年通过的《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中指出,对接《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与中方“一带一路”倡议共同的重点领域,努力以互利共赢方式促进区域各互联互通战略的对接。2019年,双方发表《中国-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 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将双方紧密合作带入新阶段。
2021年11月发布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联合声明》中指出,探讨同“一带一路”倡议开展互利合作,增进地区国家间战略互信和合作共赢;加快落实《中国-东盟关于“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开展互利和高质量合作,鼓励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相关支持,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和生物、循环与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等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可持续经济模式和倡议,开展低碳、循环和绿色经济合作,进一步将双方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共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了双方互联互通、改善了发展条件,比如,中老铁路通车助力老挝实现“陆联国”战略,东盟首个高铁印尼雅万高铁成功进行了试运营……
双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打造新增长点方兴未艾。中国与东盟多个国家签署了绿色发展、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等领域投资合作备忘录;“丝路电商”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与东盟多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中国面向印尼、老挝等国开展了北斗应用系列活动……双方正在持续加强在电子商务、科技创新、5G网络、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惠及东盟发展,也让中国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澎湃新闻:共建“一带一路”给东盟国家发展带来好处,可以举几个例子吗?
许宁宁:2018年11月,中国与新加坡的财政部部长签署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文本,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新加坡是目前世界上分别与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实施的唯一国家,这有利于巩固新加坡的国际贸易中心之一的地位。
在中国的支持下,柬埔寨已建成数千公里的道路和桥梁,这些基础设施不仅打通了柬国内交通网,还帮助柬埔寨与邻国连通。
中老铁路2021年12月通车,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条以中国企业为主投资建设、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联通的国际铁路,对老挝实施“陆联国”开放发展战略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由中国企业承建,项目设计全长600多公里,建成后将带动东海岸地区经济发展,极大改善沿线地区互联互通,将连接紧邻泰国的马来西亚东北部与港口众多的马来西亚西部(马六甲海峡),并有望成为东南亚铁路网络的一部分,最终与中国南部相连接。
中方援助缅甸在内比都埃羌达和敏彬建成了两个减贫示范村,积极帮助缅甸解决电力、交通等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
澎湃新闻:近三年,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在您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在其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许宁宁:近三年来,双方互为最大贸易伙伴正是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大成果。今年1-7月,双方继续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近三年来,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是东盟、欧盟、美国,而且,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较中国与欧盟、美国贸易额差距还在拉大。
2022年,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主要投向的国家中前五位都是东盟国家,主要投向的十个国家中有6个东盟国家,即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柬埔寨。2022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7.2%和8.2%。
同时,近些年来,中国企业主导在东盟国家兴建的多个产业园区,为所在国产业升级、经济发展、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东盟要制定近中长期规划,加快产业合作
澎湃新闻:您曾建议,中国-东盟要加强产业合作,在“一带一路”倡议走过十年之际,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产业合作有哪些新机遇?如何进行产业互补、加强合作?
许宁宁:中国与东盟密切产业合作,是双方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不稳定性的对策之一,是双方经贸发展的重大举措。
中国与东盟经贸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大;共建“一带一路”经过十年打下了良好合作基础;RCEP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扩充了发展空间;中国正在实施国际产能合作;已建成的东盟经济共同体正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东盟经济的稳步持续增长;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在升级,相互更大开放市场。这些都是双方增进产业合作的有利条件。
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与东盟十国相互开放市场,日益频繁的经济活动正逐渐形成自贸区内新的产业链,产业内合作和产业间合作正出现新的变化。
中国与东盟贸易和投资合作的迅速增长为双方加强产业合作构造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中国与东盟亟待打造更多自身国际性品牌;双方产业合作尚需增强规划性、组织性,双方的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亟待增进沟通和协调;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商(协)会尚需有效对接;在“自贸区”概念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行动不足。
澎湃新闻:当前,一些东南亚国家凭借成本优势,正积极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在产业链方面应该建立怎样的关系?
许宁宁:在当今全球产业链构建、巩固具有极大重要性的形势中,切实加强双方的产业合作已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实施零关税仅是双方的制度安排,打造好双方密切的产业链才能形成相依相助的经济共同体。如果只开放市场而在加强产业合作方面力度不够,则开放市场的效果则难以充分体现出来,还会使东盟有的国家担忧中国产品的冲击。因此,开放市场必须和产业合作紧密结合。利用开放的市场加强产业合作,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形成更多的贸易创造。
加强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可有效推动中国有关产业及其企业“走出去”,优化双方贸易结构和促进双向投资,减少个别东盟国家对开放市场的担忧,可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的好处得以体现,可促进落实双方贸易目标和投资目标,可为双方经济合作夯实基础。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增进双方产业合作,应该作为实现中国-东盟经贸发展互利共赢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来积极落实。同时,这是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商会、企业以及各有关方积极协调。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产业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应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自贸区大市场的成熟程度,通过制定产业合作的近中长期规划,来有重点、有步骤、有计划地加快合作。而创新是产业合作的活力所在,应该通过创新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合作。
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共建“一带一路”信心增强,关键在提质增效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景?
许宁宁:近年来,中国与东盟成员国就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达成新共识,预示着双方共建“一带一路”的信心增强、合作正旺。
比如,中国与新加坡在2023年4月1日发布的《关于建立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双方高度肯定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将以今年倡议提出10周年为重要契机,持续深化高质量合作,造福两国和地区人民。
中国与老挝在2022年1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联合声明》中指出,有序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对接,推动落实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纲要取得成效。
中国与越南在2022年1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指出,双方同意,积极推进两国发展战略对接,加快推动商签两国政府间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框架对接合作规划。
中国与印尼在2022年11月发布的《联合声明》中指出,高度肯定双方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一致同意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全球海洋支点”合作,建设好“区域综合经济走廊”、“两国双园”等新旗舰项目。
澎湃新闻:您认为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什么?
许宁宁:中国—东盟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重在提质增效。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着国际及地区形势的复杂变化和严峻挑战,中国与东盟合作正在从“面的展开”到“质的升华”。中国与东盟合作可干的事情、需要干的事情很多,关键是要把握发展趋势、照顾相互关切、着力扬长补短、做细做实合作,落实好双方共识,并推进扩大共识,共同携手前行。